從品類角度怎么做呢?要做好處方承接,必須時刻留意醫院的處方情況,及時規劃備貨。一直以來,不少傳統門店以高毛主推為主要銷售獲利模式,在處方藥這塊同樣有不少主推。如今,集采一輪又一輪,慢病類產品在社區、醫院的價格已然見底,原先的高毛品種弊端顯現。比如,在社區醫院開始銷售6分/片的苯磺酸氨氯地平,而門店還在主推銷售零售價1元/片的同類產品,那么,慢病管理終會變成空談(即便現在數據上顯示還有一定的顧客群在購買)。在處方藥品類上需要做出調整的思路是:首先,服務品牌。在醫院處方品種的選擇上,較多考慮可實現的毛利額,而非數據上的理論毛利率。如現在醫院已經銷售質優價廉的通過一致性評價的瑞舒伐他汀,那么,連鎖原先的高毛品種無疑銷售起來就非常吃力了。這種時候,連鎖如果能與其他廠家同通用名產品合作,不強行替換處方,轉而做好患者療程入組等工作,效果可能就大不相同了。集采之后,一些跨國藥企的老牌處方品種在連鎖端的銷售近一兩年增長是顯著的。另外,如果連鎖和廠家的OTC產品合作順暢了,說不定努力一把,也更容易獲得DTP端的資源。其次,慢病關聯商品的增補。慢病關聯藥品,就是指慢病類的系列輔助用藥(包括防止并發癥、相關器械、維礦類、花茶類等)。處方藥經過國談后價格下降,在終端做銷售時我們發現,消費者對于慢病類自身消費的支出預期并沒有這么大的降幅。如果門店能做好一定的服務,消費者反而比以往更容易接受慢病商品的關聯。比如,在不少連鎖開始上量的羥苯磺酸、甲鈷胺、依帕司他這類藥物,被有些連鎖做成了“爆品”。常規的卵磷脂、月見草、維生素E等,這部分產品連鎖也有了更好的銷量。延伸品種的增補、增量,是后續保證慢病品類整體毛利的重要保障。總之,做好前期規劃,調整與相關供應商的合作方式,后續通過會員、活動、培訓、考核等配套,才算真正在推進慢病管理服務。從“高大上”的慢病管理的刻板印象中走出來,做更切實際的服務,服務好上游客戶、服務好員工、服務好顧客,才能真正通過慢病品類穩客流、保增長、提毛利。本站系本網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